【熱點新態勢】 內地或將放寬檢疫政策 物極必反—防疫亦要適中(新聞、職場、經濟)

面對新冠疫情,有的地區選擇與病毒共存,有的地區堅持動態清零,應充分考慮民生、經濟、社會的平衡。

與疫情鬥爭的第三個年頭,社會上呈現兩極分化。第一種,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新冠症狀的減輕,有許多國家和地區選擇與疫情共存,摘下口罩,一如既往地吃飯、外出、旅遊、聚會……第二種,堅持「動態清零」政策,與病毒勢同水火,誓與新冠抗爭到底。

對於以上的兩種對抗疫情的態度,社會上眾說紛紜。有支持與病毒共存的一派,主要出於經濟、民生考慮,他們被疫情壓抑得太久了,渴望摘下戴了多年的讓人看起來病殃殃的口罩,渴望呼吸一口哪怕不是那麼純淨的空氣,渴望回到疫情以前的生活狀態。也有民眾支持「動態清零」政策,認為這才是對抗疫情應有的態度。

內地與新冠疫情鬥爭三年以來,確確實實取得了不小的成效,甚至被認為是抗疫的典範。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都在學習中國的抗疫手法。而中國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但近日有未經證實的消息指內地將放寬入境檢疫政策。 

不得不說,過去三年,為了達到動態清零的目的,部分省市似乎有點過度防疫了。 

新冠病毒傳染性高,危害人類生命健康,並有可能伴有後遺症。對於新冠病毒,採取「躺平」方式,坐視它肆意傳播,顯然並不是太明智的選擇,這只會讓疫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然而「動態清零」只是美好願景,以動態清零為願景,為最終目的,去部署防疫策略是正確的做法。然而,堅持「動態清零」並不意味著地區要採取過度的防疫手段去達到這個目的,過度的防疫手段似乎比「躺平」還要讓人難以接受。

聯防聯控機制早已經多次點名批評內地部分地方防疫過度。例如6月提及河北省保定市、邯鄲市、石家莊市及張家口市,9月又再點名批評河南省商丘市、開封市、邯鄲市、浙江省湖州市、台州市等地方。

過度防疫表現在諸多方面。例如,頻繁的核酸檢測。內地把疫情下的轄區劃分為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地區。對於一些風險較高的區域,有些省市會要求全民核酸,有時是三天一次,有時是兩天一次,更頻繁的每天都要檢測。先不說這麼頻繁的核酸檢測要耗費多少資金,許多民眾不滿於這樣的措施。雖然部分省市的核酸樣本采集點相當密集,但對一部分人而言,並不是下個樓、走幾條街就能採集樣本。可如果不按照要求採集核酸,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再有,當跨省市出行時,倘若你所在的地區是高風險區,當你踏上其他省市土地的那一刻,迎接你的就是被送去隔離,儘管你揣著當天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也無濟於事。 

除此之外,封城封區越來越常見。一旦一個區域短時間內確診人數過多,部分省市會果斷採取封禁措施,不僅引得社會上人心惶惶,對居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由於這樣過度防疫,市民與檢疫人員的衝突屢屢出現,輕微的表現在發生口角,嚴重者拳腳相向,甚至導致防疫人員重傷就醫。這樣的事例在網絡上層出不窮。 

而過度防疫幾乎斷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所有的經濟活動不得不因此而停止。原本防疫對經濟的打擊已經很大了,過度的防疫對經濟造成的影響更是倍增。 

當然了,內地雖然堅持「動態清零」,但並沒有讓各省市過度防疫。坐視不管是誤區,過度防疫何嘗不是歧途?與疫情交手了三年之久,其實社會上對於疫情的了解也有一定程度,抗疫講究精準度,應在了解它的傳播鏈條、特性之後精準抗疫,而不是盲目的打悶棍,適度而科學的抗疫才是應該採取的。 

文字:編輯部

 

熱門文章:

【熱點新態勢】 中國計劃推廣「國營食堂」 是社會福音還是「南轅北轍」?(新聞、職場、經濟)

【熱點新態勢】外送員訴求得不到滿足 香港外賣市場要大變天?(新聞、職場、經濟)

【熱點新態勢】香港重新舉辦「七人欖球賽」 為城市復興再次續力(新聞、職場、經濟)

 

   

CoolJobzHRM 人才資源管理軟件

Grow Your Business 能做大你公司生意

立即登記 免費試用 Free Trial for Registration

【重新塑造你未來的工作事業 @ CoolJobz】

Only Knowledge-based & Innovative Careers Prevail in Our Risk Society

Join Us to Make a Difference~

只有知識型及創新工作事業能在風險社會存活

加入我們一起改變吧 ~

Location
Created/Updated
2022/11/08

More Interesting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