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年平均花費「一百五十個小時」在做某件事情。你知道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嗎?其實這是商業人士在一年中,找東西時所花的平均時間。順帶一提,這裡所說的「東西」,是包含文具等等物理上的「東西」,以及電腦中的資料夾和信件等無形的「東西」。無論是哪一種,這些用在「找東西的時間」,都不能說是「為了得到成果所付出的時間」。因此,如何能有效減少這段所花的時間,往往就是成功的關鍵。
1. 不要找要能拿東西
這句話並不是「減少」你拿東西的時間,而是將其變為零,讓你得以「在一瞬間拿到你所需要的物品」。要整理周遭的物品、達到剛才所說的那種狀態,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環顧你工作範圍的半徑一公尺。例如桌上是否堆滿了和山一樣高的資料?至於抽屜裡面的東西各放在哪裡,你有辦法立即回答出來嗎?桌上資料堆積如山的人、不曉得東西放在哪裡的人,當務之急應該是要把東西「丟掉」。因此「無法丟掉東西」的人在很多情況下,只是缺乏一個判斷東西能不能丟的標準而已,因此會一直抱持著「也許哪天還會用到」的不安感,最後就不敢丟東西,結果只會把一切越搞越亂。
2. 伕設立管理的目標和期限
若你覺得自己很心大心細,不妨設立東西的「臨時保管所」,萬一發現了很難判斷要不要丟掉的文件,就先把它放到臨時保管所裡面,接著在自己所規定的時間內重新整理一下,把從來沒有用過的文件丟掉。我想有些人一開始一定會覺得不安,行動前也覺得很遲疑,不過還是下定決心動手比較好!只要你試著想想看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如果我沒丟掉就好了」的東西。假設真的有,也一定有辦法可以解決問題。只要你能注意到這個事實,你的疑慮就會減少,放進「臨時保管所」的文件也會漸漸變少,到最後你就能縮短檢查臨時保管所的時間並且整理好自己的私人物品。
3. 簡單地收納東西
所謂整理東西,就是要把物品簡單明瞭地收納起來,意思是可以馬上知道你的東西放哪裡並立刻把它拿出來。事實上,日常的工作中若花在找東西的時間上太長,本來能夠做的事情自然就沒時間做了。因此,往往不得不丟掉一些東西或是整理身旁的物品。所謂的時間,在價值上來說並不相同。其實我也告訴過各位非常多次,只有跟成果有關連的時間價值才會高,若非如此時間根本沒有價值。就如同以上所說,我們要增加「可以使用的時間」,即為「可運用時間」,並盡可能思考要如何利用才能得出成果。為此,必須要進行一些物品整理以及情報整合等等,否則若你忘了這件重要的事,就無法善用你好不容易新創造出來的時間了。
文字:編輯部
熱門文章:
-
Grow Your Business 能做大你公司生意
立即登記 免費試用 Free Trial for Registration
Only Knowledge-based & Innovative Careers Prevail in Our Risk Society
Join Us to Make a Difference~
只有知識型及創新工作事業能在風險社會存活
加入我們一起改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