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對環境的影響,碳排放的增加就是科學發展的代價之一。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有助於環境的保護。為什麼這麼說呢?科技進步意味著環境科技也隨之進步,各種環保技術例如減碳技術越來越嫻熟。
傳統的減碳方法包括改變出行方式、節約食物、使用電動車、使用清潔能源、回收利用等,這些手法較為溫和,甚至有點軟磨硬泡,對於減碳上的效果還是有限的。
而日前國內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安泰恩懿研發推廣了一種微藻養殖項目,可用於工業減碳。
微藻屬于壹種原核藍藻,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蛋白質含量55%至70%,氨基酸含量高,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激活免疫系統、改善心血管功能、抗疲勞等保健作用。隨著微藻研究和工業化養殖加工水平的提高,微藻養殖實現跨界發展,其中壹種方式就是利用焦爐尾氣中産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培養微藻,實現廢物利用。
公司核心技術NPS系統能將含有二氧化碳的燃煤煙氣合理有效地捕捉,並作爲微生物微藻的生長基,從而轉化成高附加值和高營養價值的藻粉産品。這壹技術可以做到燃煤企業煙道氣趨零排放,實現二氧化碳高效減排。該公司所掌握的 “NPS碳捕捉集成技術”固碳率達到75%以上,開創了國內微藻減碳行業的先河,並在全國率先實現微藻減碳技術工業化生産。
微藻養殖主要是將工業廢氣二氧化碳經過NPS系統淨化、降溫後,接入養殖池進行微藻養殖。在陽光房充足的光照和恒溫的水體中,微藻作爲單細胞生物體,以充分的二氧化碳爲生長基快速裂變,藻液達到壹定濃度後進行采收,藻液經過分子膜、離心、閃蒸等環節,成爲高附加值和高營養價值的藻粉,藻水返回到藻池中循環使用,廢棄藻水進入無土栽培區域種植農副産品,形成循環農業産業鏈。”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微藻碳減排技術相當于森林碳中和能力的10至50倍,爲解決人類能源危機和溫室效應將起到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這是一舉兩得的美事,既能達到減碳效果,又能給微藻提供生長基,變廢為寶。
文字:編輯部
熱門文章:
【創科新思維】 MIT科學家發明一款機械臂 可幫助用戶找回物品
Grow Your Business 能做大你公司生意
立即登記 免費試用 Free Trial for Registration
Only Knowledge-based & Innovative Careers Prevail in Our Risk Society
Join Us to Make a Difference~
只有知識型及創新工作事業能在風險社會存活
加入我們一起改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