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到非常高的程度,但是用AI來給病人做手術似乎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
要知道,作為醫生來說,理論知識都是次要,經驗才是一個優秀醫生值得被嘖嘖稱讚的勛章。人工智能在知識領域的卓越發展令人讚不絕口,但是讓人工智能來給病人做手術真的靠譜嗎?
據悉,由日本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即將開拓亞洲市場,該機器人的主要功能是爲正在手術中的醫生提供輔助。據悉,這款機器人是由醫療器械大型企業希森美康和川崎重工業各出資50%的Medicaroid公司推出,該公司計劃2024年3月在亞洲範圍內銷售這台名爲hinotori的手術機器人。
Hinotori被歸類于手術輔助機器人,早在2020年就投入了實際應用,由坐在操作席上的醫生操縱機械臂,進行切開和縫合等手術步驟。相較于人類手動的傳統手術,這台機器對患者身體造成的負擔更小,且安全性更高。
目前,該機器人多被用于輔助泌尿科的手術,價格爲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48萬元),自2020年上市至2022年6月底,累計交付21台。爲了拓寬應用領域,相關公司正在申請用于消化科和婦科領域的手術,目標是在2023年3月之前累計交付63台。
該款「手術機器人」對患者身體造成的負擔更小,且安全性更高,如果真如報道指出的一樣,那麼這款「手術機器人」將大有用處。尤其在香港這種地方,醫務人員人手嚴重匱乏,醫生工作量極大。如果該款「手術機器人」能夠得到廣泛應用,勢必能減輕香港醫療係統的壓力,提升香港的醫療質量。
而據悉生產該款「手術機器人」的醫療器械大型企業希森美康和川崎重工業正在籌劃進入亞洲市場,或許真有一天能讓香港人受惠。
文字:編輯部
熱門文章:
Grow Your Business 能做大你公司生意
立即登記 免費試用 Free Trial for Registration
Only Knowledge-based & Innovative Careers Prevail in Our Risk Society
Join Us to Make a Difference~
只有知識型及創新工作事業能在風險社會存活
加入我們一起改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