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勤力加班,老闆倍感安慰,相信是不少老細心聲,然而,有研究顯示,打工仔一周工作70小時的生產力,和每周工作55小時的生產力相若。換言之,你以為加班會帶來多產,但事實上可能只是讓自己在辦公室「多坐兩小時」而已。
晚上7時闔家歡最幸福
網路軟體企業Replicon共同創辦人暨共同行政總裁那拉亞那其沃米(Raj Narayanaswamy),在美國矽谷有20年工作經驗,他一直關注員工工作生活平衡問題。他在《企業家網》撰文引述幸福應用程式數據指出,受訪者每日最幸福時刻是每晚7點左右。通常這個時間他們不是陪伴家人,就是和親朋戚友見面聯絡感情,又或是經過整天工作後,準備去放鬆一下。
人際關係好 更幸福健康
無獨有偶,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瓦爾丁格(Robert Waldinger)一項歷時75年快樂研究(或譯幸福研究,Happiness)亦指出,「良好的人際關係,令我們更幸福、快樂及健康。」僱員在公餘時間發展工作以外的人關關係,勞資雙方有益,因此絕對值得投資。
然而,隨著超時工作漸趨流行,員工逐漸感到加班壓力,怪不得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調查顯示,1/3受訪全職僱員坦言,在過去5年,工作生活平衡越來越難達到。
你自以為加班等於高生產力
那拉亞那其沃米在文中引述報告指出,打工仔坦言每天有差不多55分鐘時間不在工作狀態內(可能在神遊、閒聊等)。由於這是工作者「自己老實呈報」數字,所以實際狀況可能比這個數字更嚴重。另據一個研究,一個人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其放空神遊的機率更高、工作效率更低落。一個人一周工作70小時的生產力,和每周工作55小時的生產力相若,換言之,15小時加班時間毫無生產力。你以為你的加班會帶來多產,但事實上可能只是讓你自己在辦公室「多坐了兩小時」。
那拉亞那其沃米建議,所有工作者應該要改變這個生態:「寧可集中精神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而不是每天加班2小時,但生產的品質與產量也沒有比不加班來得多。」
加班隱性成本千億 員工企業隨時倒賠
美國壓力學院報告顯示,工作壓力愈大、心臟病發機率愈高。在美國洛杉磯、紐約都有警察因為工作而引發心臟病的紀錄。據統計,每年全球企業都會因為員工健康受損而增加200-300億美元(1560-2,340億港元)成本支出。那拉亞那其沃米認為,僱主應該要將加班的隱性成本計算進來,就會發現讓員工加班不一定是企業主「賺到」。
女性超時工作 心更疲憊
在工時超支的議題上,不可避免的一定要注意到性別落差的問題,職業主婦(同時必須照顧小孩,也身兼工作的女性)的工時,相較於男性而言更長,身心俱疲的狀況也更加嚴重。對僱主(或是擁有另一半男性工作者)而言,更應該重視女性工作超量的情況。
台灣《經理人》雜誌引述那拉亞那其沃米稱,企業應該要盡快提倡工作與生活更平衡的理念,因此他提供以下3個方法,讓所有工作者一起思考:
1. 考慮不休則廢制度,不准員工積假
雖然現在大家都在談「無限制的帶薪假」,但事實上有限制的休假政策,或許對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才是最有幫助的,研究顯示,「不用則廢」(亦即不允許累積假期到明年)的休假方式,更能夠敦促員工認真考慮休息,讓員工不會一拖再拖,最終淪落至365天都在工作的困境
2. 嘗試彈性工時或在家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一項調查中發現,有家室者比沒有家室的工作效率高出13%。另外一份報告顯示,彈性工時與工作方式有助於員工留任,降低離職率。
當然在家工作,有時候必須看員工的自制力與工作內容而定,當然這個制度必須要想好完整的配套,對員工與企業才能達到雙贏目的。但是輕微的日程調整,比方彈性上下班半個小時時間,比方他們早上班半小時,便可以早退半小時以利避免在交通高峰時段塞在車陣中,也有助於提升員工滿意度。
3. 改變企業文化 不再鼓勵員工加班
你的會議時間安排在幾點?你是不是在辦公室準備睡袋,變相鼓勵員工熬夜?從正面角度來看,這些福利看似對員工有益,但是其實都是變相鼓勵員工加班。與其給予這些額外福利,不如全部廢止,貫徹員工下班就回家的政策吧。
文字:編輯部
熱門文章:
Grow Your Business 能做大你公司生意
立即登記 免費試用 Free Trial for Registration
Only Knowledge-based & Innovative Careers Prevail in Our Risk Society
Join Us to Make a Difference~
只有知識型及創新工作事業能在風險社會存活
加入我們一起改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