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提速、提量、提質、提效」的願景,2022年施政報告房屋政策火熱出台。以下列舉較重要的幾條。
一、推出全新「簡約公屋」,未來五年興建30 000個單位。
二、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大幅增加未來五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約五成至158 000個單位,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四年內(即2026-27年度)降至約四年半。
三、未來五年推出足夠私營房屋土地,以滿足估算需求,穩定私樓供應。
四、壓縮造地程序,「生地」變可建屋「熟地」縮短三分之一至一半時間,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
五、成立「專責審批組」加快審批一般建築圖則,使約八成圖則可於首次或第二次呈交時獲得批准。
相信,對於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民眾最為感興趣的應該屬全新概念的「簡約公屋」了。那麼,何為「簡約公屋」?
據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在《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闡述房屋政策範疇措施的言論中,可大概對「簡約公屋」有一個粗略的了解。「簡約公屋」是以公營房屋的單位類型作為一個基礎,利用為「簡約公屋」量身定做的「組裝合成建築法」,它不是坊間的用貨櫃箱改裝的形式,內裏設施有獨立洗手間、廚房,亦會提供冷氣、熱水爐等基礎設施。視乎地形,最高可達十數層。而在面積方面,傳統公屋的居住面積大致為151呎到388呎不等,而「簡約公屋」的面積為107至333呎左右,稍比傳統公屋要狹窄些許,而租金接近傳統公屋的九成。以下是房屋局曝光的「簡約公屋」設計簡圖。
這樣一種全新概念的「簡約公屋」,能否解決居住問題?或者說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香港的居住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簡約公屋」並非長遠之計,政府推出「簡約公屋」的初衷也並非以此作為突破口,讓居住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相反,「簡約公屋」只是一招「緩兵之計」,其設計的初衷是「解燃眉之急」。要知道,現時有難以計數的民眾居住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之中,傳統公屋輪候時間過長,「遠水解不了近渴」,而「簡約公屋」的落成可以讓那些還未排上公屋的民眾暫時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為什麼說是暫時的呢?原來「簡約公屋」一般以五年為居住上限,到期時住戶需搬離。
也就是說,即使排上了「簡約公屋」,住戶有可能在到期時需要重新回歸以往的生活環境,因為這五年裡很難確保用戶能排上公屋。話雖如此,但在「簡約公屋」居住的五年裡,可保留輪候公屋的位置,不會因為民眾住進了「簡約公屋」就凍結傳統公屋的輪候。
「簡約公屋」獨立運作能夠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因為它無法徹底解決民眾的居住難題。但是,若是配合房屋局的《長遠房屋策略》,其作用則昭然若揭。
據何永賢所言,相關當局已覓得足夠的土地可以興建36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而通過估算,未來十年公營房屋的需求約是301 000(個單位),也就是說一旦這些土地順利起樓,可供大於求,而前面的施政報告提到要大幅增加未來五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約五成至158 000個單位,也就是說比起以往要更大量、更快速地建傳統公屋。
「簡約公屋」作為短計,《長遠房屋策略》作為長策,「軟硬兼施,剛柔並濟」。如一切皆向施政報告裡提出的一樣順利進展,「簡約公屋」或許會是民眾的福音,但它畢竟還只是一個概念,具體的居住條件如何、其輪候時間、會衍生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民眾滿意度如何這些都尚未可知。因此,「簡約公屋」對民眾居住問題的改善程度是一個未知數。
文字:編輯部
熱門文章:
【熱點新態勢】社會「復常」呼聲居高不下 三年抗疫最終何去何從?
【熱點新態勢】香港大風浪? 恒生指數跌千點 創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新聞、職場、經濟)
Grow Your Business 能做大你公司生意
立即登記 免費試用 Free Trial for Registration
Only Knowledge-based & Innovative Careers Prevail in Our Risk Society
Join Us to Make a Difference~
只有知識型及創新工作事業能在風險社會存活
加入我們一起改變吧 ~